登录 / 个人注册 / 企业注册

bet365客户端

解放思想释放“人才红利”

2018-06-29 07-25-45 52次浏览 分类:名企微访谈


嘉 宾:省政府研究室社会发展研究处处长 金世斌 盱眙县委组织部副部长、人才办主任 朱云亮 国家“万人计划”创业领军人才、江苏视客新材 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明华 主持人:新华日报全媒体评论理论部主任 翟慎良





解放思想圆桌会

人才大战是经济转型升级压力倒逼的结果


主持人:2018年以来,城市之间的抢人大战愈演愈烈,无论是落户的政策,还是落实的效率,都展现出各地抢夺人才志在必得的决心和力度。对于这场正在进行中的人才抢夺战,请问嘉宾们是怎么看的?


金世斌:抢人大战背后有深层次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使然。至少有两个重大转变是其重要的历史背景:一是人口结构的重大转变。一方面,我国从1999年进入人口老龄化,到2017年老龄人口净增1.1个亿,预计到2050年前后,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.87个亿,占人口总数的35%;另一方面,我国16—59岁劳动年龄人口,从2012年开始首次下降以来,连续6年以每年300万的速度下降。老年人口的上升和劳动年龄人口的下降,对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进行双重挤压。二是经济发展方式发生重大转变。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,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、优化经济结构、转换发展动力的关键期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,实现高质量发展最根本的是依靠科技和人才,把发展的动力从主要依靠投入量的扩大和规模的扩张,转变到更多依靠科技推动和人才贡献力提高上来。可以说,人才大战是经济转型升级压力倒逼的结果,折射出城市发展理念、发展思路的转变,是一件好事。


朱云亮:人才是第一资源。结合工作实际我们发现,通过政策、利益来吸引人才往往是有效的,但江苏更希望通过优质的生态环境来集聚人才。从基层工作来讲,我们反对这种拼刺刀式的人才竞争。各路英豪皆为利来,容易出现这山看着那山高的羊群效应,一旦形成恶性竞争的生态环境,很容易让人才失去初心,甚至被资本和金钱绑架。


王明华:有三个问题值得思考。其一,为什么抢?老子说:“道大、天大、地大、人亦大。”这说明人是很重要的。人才的重要性,才导致了抢的可能性。其二,人才是抢过来的吗?俗话说,栽下梧桐树,引来金凤凰。梧桐树不栽好,凤凰能来吗?其三,怎么抢?古语云:善用人者,为之下。这“下”包含两个概念:一是谦虚低调,二是给人才创造很好的条件、提供服务。不能为了抢人才,而忽视了对现有人才的培养。也就是说,不能光要增量,而忽视了存量。


江苏人才工作面临的突出堵点和痛点


主持人:江苏历来重视科教、重视人才,也推出了多项人才计划,但从现实来看,江苏人才工作“有高原无高峰”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。你们认为江苏在吸引和用好人才方面,还面临哪些突出的堵点和痛点,如何进一步通过解放思想来解决这个问题?


金世斌:我理解主要是四个方面的问题: 一是人才结构性的矛盾比较突出。全省人才资源总量虽然有1000多万,高层次人才也有80多万,但是领军人才、尖子人才不多,特别是缺少世界级的科技人才、知名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和战略科学家。与国际发达地区相比,差距非常明显。另外,苏南苏北不光是经济发展不平衡,人才发展也很不平衡。


二是省内的高校学科方向与地方主导产业的契合度不高。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中,江苏省有43个入选,其中40%与我省的优势产业是无关的。全省高校院所每年只有5%的原创成果可转化运用,转化后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占比仅占转化成果的30%左右,比例较低。


三是人才创新能力、创新效益还要持续提升。最近几年,我省被SCI、SSCI收入的论文总数在全国基本排在前列,但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的论文相对较少,导致科研成果的国际竞争力不强。


四是人才发展的环境有待优化。要像管工程建设一样管研发创新,像管干部一样管人才。


朱云亮:从宏观层面谈几点看法:一是战略定位有待提升。像上海提出建立全球科创中心,并一直为之努力,现在已初见成效。二是在互联网时代,与一线城市相比,江苏的知名企业和品牌企业发展不够活跃,影响了年轻人才的广泛集聚。三是江苏存在严重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。


王明华:“少则得,多则惑”。钻研是高峰产生的前提,没有十年磨一剑,怎能有高峰?同时,现在物价太高、房价太高,怎么能吸引人才?吸引人才,还应有一个门当户对的概念。合适才是最好的,不能好高骛远,为吸引人才而吸引人才。我们现在已是互联网时代,应该把人才和企业建成一个网络大数据,这样人才才能得到有机利用。


全面提升江苏人才的国际竞争力


主持人:各位嘉宾能不能结合岗位实际,来谈一谈怎么样让江苏的科教优势更好地发挥,激发人才红利?


金世斌: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人才支撑。对于江苏而言,人才工作应该不仅仅局限于跟其他城市一样在国内抢人才,要有更高的定位和眼光。要放眼全球,来全面提升人才的国际竞争力。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,即全面提升人才资源的竞争力,提升人才的效能竞争力,增强人才的环境竞争力。在这里,市场要在人才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,政府在制度供给方面发挥主导作用,企业在引才用才方面起到主导作用。


怎么去实现人才的国际竞争力?至少有三个环节是比较重要的:一是更大力度引进高端国内外人才,聚集三类人才即江苏产业发展最前沿、科技创新最核心和学科发展最需要、最急迫的人才,曾经在江苏工作、生活的人才,外国留学生。二是更大力度地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开发。一方面,把南京大学、东南大学做大做强,为江苏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优秀人才;另一方面,坚持服务导向,就是以应用为本,培养造就一批高层次的专业人才。三是完善人才发展环境。发展环境既包括人才子女教育、医疗、公共交通等配套,还包括更多的人才自主权。


朱云亮:人才红利在基层是稀缺资源。我们也抓三种人才,一是乡土人才,把大专生大量充实到村里。二是本土人才,利用家乡情结吸引更多本土人才回去,像提供学费、安家费、补助费,解决后顾之忧。三是柔性引进南京的人才。盱眙是南京后花园,我们充分利用靠近南京的有利因素。


王明华:对人才的重视,不能只是语言和文件上的。就企业来讲,我们通过各种方式让人才对企业拥有所有权,把他们聚集在一条船上,同舟共济。还有个社会现象值得重视,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500万,但演员一部电影就有4000万片酬。这样“倒挂 现象”,是不利于民族、社会发展的。


本报记者 颜云霞